冬日怕冷体质差?中医手法调内关,自然饮食跟上,合理分配时间
冬天来了,北风呼呼地吹,雪花飘飘洒洒,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冻成了一块大冰块。而你,是不是那个一到冬天就缩成一团,恨不得把自己裹成粽子的“怕冷星人”?别人穿一件毛衣就能出门,你却要里三层外三层,最后还得抱个热水袋才能勉强维持体温。别担心,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!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如何用中医手法和自然饮食,让你在这个冬天不再瑟瑟发抖,甚至还能在寒风中潇洒走一回!
首先,咱们得承认,怕冷这事儿,有时候真的不是因为你矫情,而是体质问题。中医讲究“内调外养”,怕冷的人多半是体内阳气不足,寒气入侵,导致手脚冰凉、浑身发冷。这时候,中医的“内关穴”就派上用场了。内关穴位于手腕内侧,距离腕横纹约三指宽的位置。按揉这个穴位,可以帮助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,增强阳气,驱散寒气。每天早晚各按揉5分钟,坚持一段时间,你会发现自己的手脚不再像冰块一样冷了。当然,按揉的时候别太用力,不然手腕疼得嗷嗷叫,可别怪我没提醒你!
除了按揉内关穴,饮食调理也是关键。冬天怕冷的人,可以多吃一些温补的食物,比如羊肉、牛肉、红枣、桂圆等。羊肉火锅简直是冬天的标配,吃上一顿,浑身暖洋洋的,仿佛连寒风都变得温柔了。不过,吃归吃,别贪多,不然一不小心吃成了“小胖墩”,明年春天还得忙着减肥,那可就得不偿失了。
说到吃,不得不提一下生姜。生姜可是驱寒的神器,冬天喝上一碗姜汤,整个人瞬间就暖和起来了。不过,生姜的味道可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,有些人一闻到姜味就皱眉头。没关系,你可以试试红糖姜茶,甜甜的,暖暖的,喝下去整个人都舒坦了。要是实在受不了姜味,那就多吃点红枣吧,红枣补气血,还能让你脸色红润,气色好到让人羡慕。
当然,光靠吃还不够,作息时间也得合理安排。冬天昼短夜长,很多人一到晚上就犯困,恨不得早早钻进被窝里。其实,早睡早起是个好习惯,但千万别睡过头了。中医讲究“天人合一”,冬天虽然适合早睡,但也不能睡得太久,否则阳气会被压制,反而更容易感到冷。所以,每天保证7-8小时的睡眠就够了,别贪睡,不然醒来后浑身无力,冷得直哆嗦,那可真是“睡了个寂寞”。
除了内调和饮食,适当的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。冬天虽然冷,但也不能整天窝在家里不动弹。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增强体质,让你不再怕冷。比如,每天早晨起床后,可以做做简单的拉伸运动,或者出门散散步,呼吸一下新鲜空气。如果你觉得户外太冷,那就在家里跳跳绳、做做瑜伽,既能锻炼身体,又能驱寒,一举两得。不过,运动的时候别太拼命,不然出一身汗,风一吹,感冒了可就得不偿失了。
最后,咱们再来聊聊心态问题。冬天怕冷的人,往往心情也会受到影响,容易感到压抑、烦躁。其实,心情和体质是息息相关的,心情好了,身体自然也会跟着好起来。所以,冬天不妨多找点乐子,比如和朋友一起打打麻将、看看电影,或者自己在家追追剧、听听音乐,保持心情愉快,身体也会跟着暖和起来。
总之,冬天怕冷并不可怕,只要用对方法,你也能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过得舒舒服服。按揉内关穴、合理饮食、适当运动、保持好心情,这些方法结合起来,相信你很快就能摆脱“怕冷星人”的称号,成为一个在寒风中也能潇洒走一回的“暖宝宝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