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幽默宽容助你应对职场文化压力身体充电桩为你持续续航

在当代职场这个光怪陆离的大舞台上,我们每个人都是身怀绝技的演员,被迫上演着一出出名为“生存”的荒诞剧。而我们的导演,那位喜怒无常的编剧,则手持名为“职场文化”的剧本,上面写满了各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指令,比如“996 是福报”,“狼性文化”,“不要大声说话,但一定要大声加班”。而我们,作为敬业的(被迫的)演员,只能一边在心里默念“我忍”,一边脸上堆起比哭还难看的笑容,继续这场永无止境的表演。
说到应对这场表演的秘诀,我们的编剧导演,哦不,是那些所谓的“职场专家”们,给出了两个看似高大上,实则虚无缥缈的建议:幽默和宽容。他们说,幽默是化解尴尬的润滑剂,宽容是包容万象的试金石。他们还说,有了这两样法宝,你就能在职场文化的惊涛骇浪中,如同一个身披金甲圣衣、脚踏七彩祥云的齐天大圣,轻松自如地腾云驾雾,最终修成正果,成为……一个合格的、不会抱怨的、永动机般的打工人。
让我们先来聊聊这个“幽默”。在职场这个充满竞争和压力的修罗场,幽默早已不是什么化解尴尬的润滑剂,而是变成了上下级之间心照不宣的暗号,同事之间明争暗斗的武器。老板在会议上说“这个方案很有创意,下次一定优先考虑”,你幽默地回复“谢谢老板,我会继续努力的”,其实心里早已骂了八百遍“努力个鬼,你去年说的‘下次一定’现在还没到呢!”。同事在背后给你穿小鞋,你幽默地自嘲“可能是我脚太臭了,需要多洗洗”,其实心里早已盘算着如何才能“不小心”把他的方案弄得一团糟。
这种幽默,与其说是化解尴尬,不如说是自我欺骗。我们用一层层幽默的面具,掩盖着自己真实的情绪,压抑着自己真实的想法,最终把自己活成了一场笑话。而这场笑话的观众,除了我们自己,还有那些躲在幕后的编剧导演们,他们一边欣赏着我们的表演,一边得意地计算着如何才能让我们更加“幽默”地为他们创造更多的价值。
再来说说这个“宽容”。在职场这个充满利益纠葛的丛林里,宽容早已不是什么包容万象的试金石,而是变成了弱肉强食的遮羞布,强者对弱者的一种施舍。你加班到深夜,却发现自己的成果被同事抢了功,你宽容地说“没事,都是为团队做贡献”,其实心里早已把他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一遍。你提出了一个合理的建议,却被领导无理驳回,你宽容地说“领导考虑得更全面,我还需要多学习”,其实心里早已把他批判得体无完肤。
这种宽容,与其说是包容万象,不如说是委曲求全。我们用一次次的宽容,纵容了那些不合理的现象,助长了那些不公平的风气,最终把自己逼进了一个死胡同。而这个死胡同的尽头,除了无尽的失望和绝望,还有那些躲在幕后的编剧导演们,他们一边享受着我们的“宽容”,一边继续编织着更加荒诞的剧情。
面对如此荒诞的职场文化,我们的编剧导演们还贴心地为我们准备了一个“身体充电桩”,据说可以为我们的身体持续续航,让我们在无尽的表演中始终保持最佳状态。这个充电桩,可能是一杯苦涩的咖啡,可能是一颗虚假的维生素,也可能是一句空洞的鼓励。但无论它是什么,都无法真正解决我们身体和心灵上的疲惫。
因为我们需要的不是什么“身体充电桩”,而是一个真正公平、合理、人性的职场环境。我们需要的是尊重,而不是虚伪的幽默;我们需要的是公正,而不是无原则的宽容;我们需要的是休息,而不是虚假的续航。
但遗憾的是,我们的编剧导演们似乎并不明白这个道理。他们依旧沉浸在自己编织的剧本中,继续指挥着我们上演着一出出荒诞的剧目。而我们,作为敬业的(被迫的)演员,只能继续戴着面具,强颜欢笑,直到有一天,我们彻底崩溃,或者被替换成新的演员。
也许,到了那个时候,我们的编剧导演们才会意识到,他们所倡导的“幽默宽容”和“身体充电桩”,不过是一场自欺欺人的闹剧。而真正的解决之道,不是让我们变得更加“幽默”和“宽容”,而是彻底改变这场荒诞的剧本,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职场这个舞台上,自由地展现自己的才华,实现自己的价值,而不是成为一台没有感情的、永不停歇的、为他人创造价值的机器。
在这个看似荒诞不经的职场剧场里,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演。虽然剧本不由我们书写,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演绎。或许,我们可以尝试在“幽默”的掩护下,悄悄地埋下一颗反抗的种子;在“宽容”的表象下,默默地积蓄一股改变的力量。谁知道呢?也许有一天,这些微小的努力,会汇聚成一场风暴,彻底吹散笼罩在职场上的阴霾,迎来一个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、充满阳光和希望的新时代。
而现在,我们只能继续这场表演,一边在心里默念“我忍”,一边脸上堆起比哭还难看的笑容,继续这场永无止境的表演。毕竟,生活还得继续,工作还得进行,而我们的编剧导演们,还在幕后期待着我们更加精彩的演出。

精彩评论 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