积极面对挑战,准妈妈如何保持心理健康
(正文开始)
作为一位即将晋升为"人形孵蛋器"的准妈妈,我最近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"身体和心理双重负重前行"。如果说怀孕前的我是条在朋友圈自由遨游的锦鲤,现在大概就是条被卡在渔网里的咸鱼——还是条会半夜抽搐的咸鱼。
记得第一次孕吐时,我正优雅地啃着草莓蛋糕,突然像被按下了喷射按钮,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卫生间。蹲在马桶前我突然顿悟:原来母爱是提前预支的,现在吐的每一口,都是未来给孩子换尿布的功德。从此我的饮食原则变成了"只要不吐,吃啥都行",成功从精致girl转型为"垃圾桶系"吃货,连老公都开始怀疑我上辈子是不是垃圾处理厂的AI机器人。
要说孕期最让人崩溃的,莫过于"孕妇逻辑"的觉醒。上周我盯着超市货架上的西兰花突然泪流满面,就因为导购说它富含叶酸。导购小姐姐吓得后退三步,大概以为我要当场表演"为叶酸而战"的悲情剧。现在我的购物车常年备着三盒钙片、五瓶孕妇奶粉,以及足够开间杂货铺的防辐射服——虽然医生说手机辐射还没太阳强烈,但谁让本宫现在连阳光都怕呢?
说到身材管理,我现在活成了行走的反鸡汤。孕前收藏的"产后三天恢复A4腰"攻略,现在成了深夜笑话集。有天试穿旧牛仔裤,拉链卡在肚脐眼上方三寸的位置,活像条搁浅的鲸鱼在求救。我望着镜中浑圆如月的肚子,突然理解了为什么孕妇装都是蓬蓬裙设计——这分明是服装界对人类文明的温柔保护,防止准妈妈们被自己的腰围逼疯。
最绝的是"孕期健忘症"的突然造访。上周我去医院做产检,抱着病例本走到分诊台前,突然忘记自己姓甚名谁。护士姐姐憋着笑问:"您先生姓什么?"我恍然大悟般脱口而出:"我老公姓...姓...",直到看见墙上自己结婚照里的男主角,才像重启的电脑般恢复系统。现在我家门上贴着二十张便利贴,内容从"钥匙在包里"到"孩子他爹叫张三",活脱脱现实版《楚门的世界》。
当然,准妈妈们还有项必修课叫"情绪过山车"。前分钟我还对着《小猪佩奇》感动到热泪盈眶,后一秒就能因为老公没及时递拖鞋开启咆哮模式。有次产检时医生问我:"最近情绪稳定吗?"我盯着B超屏幕上那个小不点,突然笑出声:"报告医生,这里住着个移动的荷尔蒙炸弹,TNT当量约等于三吨母爱。"
不过要说最让人哭笑不得的,还是来自七大姑八大姨的"爱的轰炸"。自从肚子显怀,我每天要接收八百条育儿经,从"吃鹅蛋防胎毒"到"把胎盘埋树下能生男孩",感觉自己活成了移动的民间偏方博物馆。最绝的是某位热心阿姨,硬要给我介绍月嫂,说对方"相面带福,手相显贵",我盯着她手机里那位穿旗袍的阿姨,突然觉得我们这个时代的魔幻现实主义都藏在生活褶皱里。
现在我的生活日常是这样的:清晨五点半被胎动踹醒,摸着肚子进行"爱的抚摸"教学;上午在孕妇群里围观"谁家宝宝胎动像在打太极"的奇幻讨论;下午研究《如何用孕妇枕搭建防侧漏堡垒》;晚上在"该不该看生产视频"的哲学命题中辗转反侧。有天我举着《孕期百科全书》突然顿悟:原来当妈的要害不是成为超人,而是学会与自己的笨拙共舞。
看着镜子里那个肚脐眼消失不见、脚踝肿成馒头的自己,我突然想起《小王子》里的话:"使沙漠显得美丽的,是它在什么地方隐藏着一口井。"或许孕期这场荒诞喜剧里,也藏着让我们重新认识生命的井。当我们在防辐射服和孕妇裤之间笨拙切换时,那个在肚子里打嗝的小家伙,正在用最原始的方式教会我们:生命从来不是完美的,但永远值得期待。
(正文结束)